仓 颉 造 字
一、相传“字圣”仓颉为轩辕黄帝手下史官。他生有“双瞳四目”。
二、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和屯里食物。那时,还没有文字,仓颉就想了一个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表示数目,又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和食物。
三、后来,仓颉又创想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得东西。增加了就添上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个加减法非常易懂实用。
四、黄帝见仓颉聪明能干,叫他管得事情愈来愈多,比如,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等。
五、管理的事务越多,仓颉越犯愁。因为,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
六、仓颉又从猎人按虎、狼、牛、羊的脚印捕猎的事情中得到启发,造出象形文字。
七、接着,仓颉就依照世上万物的形状,不断地把一个一个象形文字造出来。比如,日字是照太阳红圆红圆的样子勾出来的,月字是仿着月牙儿的形状描的,人字是端详着人的侧影画的……
八、文字的创造和传播,使民间的创新越来越多。象舟、车、弓弩、镜子、煮食物的器皿等,都发明出来,并在古代的部落里逐渐推广开来。
九、仓颉造字,惊天动地。上天知道这件事后,下了一场谷子雨,以奖励仓颉。后人就把这天定为谷雨节,并把它列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
十、因为有了文字,人们不断聪明起来,匡扶正气,以时耕种,于是那些平时靠愚弄百姓生活的坏人、魔鬼们都惊恐不安,便在黑夜里跑到野外哭泣吟诉,发泄不满。
转载《淮河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