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日报》:科技服务到田头壮大产业促脱贫

发布日期:2020-05-15 10:26 【字体: 阅读:

  “这个土豆色泽好,淀粉含量低,口感比较脆。”日前,在田家庵区史院乡闫阳村,维强家庭农场负责人马维强在种植基地钢架大棚里拿起一个刚刚挖出的马铃薯说。

   在大棚里,记者看到,除了即将大面积收获的马铃薯,还套种了甜瓜,长势很好。“这要感谢省农科院的薯类专家廖华俊教授,去年免费给我提供技术指导和土豆种。前不久,廖教授和团队成员又来到我的基地,对施肥、病虫害防治、管理等问题给我传授技术。”马维强告诉记者,这是首次尝试“大棚冬地膜马铃薯套种早春西瓜”种植模式,试种了4个大棚,目前看效果挺好,明年准备继续扩大种植。

“‘大棚冬地膜马铃薯套种早春西瓜’是目前试验示范的一种高效模式,只要掌握科学种植方法,就能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廖华俊介绍说。

廖华俊是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薯芋类蔬菜研究室主任。去年9月,他与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蔬菜种苗研究室主任王朋成一起,被田家庵区聘请为科技特派员,分别服务该区两贫困村——史院乡尹祠村和涧坝村,开展科技帮扶工作。

   受聘以来,廖华俊、王朋成和各自团队成员,多次前往史院乡、曹庵镇,为贫困村群众和当地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瓜果育苗基地等开展技术培训和实地指导,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两位农业专家,主动在贫困村挂牌上墙,亮明科技特派员身份,在田间地头指导生产,电话接受群众农业咨询。”史院乡党委副书记孙长军介绍。

   在田家庵区,像廖华俊、王朋成一样服务乡村一线的科技特派员还有很多。据田家庵区科技局局长孙丽亚介绍,为打通科技扶贫“最后一公里”,近年来,该区聚焦曹庵、史院地区的草莓、西甜瓜、马铃薯、芹菜、葡萄等种植主导产业发展和技术需求,精准选派33名农业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史院乡、曹庵镇的田间地头,给群众讲解政策、传授技术、试验示范,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培训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推动形成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优势,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