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情况】淮南市科学技术局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主要任务上半年完成情况

发布时间:2025-08-21 08:55信息来源:市科学技术局(市外国专家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序号

主要任务

牵头责任单位

落实情况

二、重点行动、重点计划及向上争取事项

21

争创国家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试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

市发改委、市教育体育局、市科技局

1.编制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申报方案,待国家申报通知下发后第一时间做好申报工作。2.谋划职务赋权改革方案升级,推动职务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安徽理工大学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4项成果估值403万,赋权并落地2家企业。3.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属于省级层面统筹的工作,市级不再创建。

30

高水平打造“安理智谷”,争创国家大学科技园。

市科技局

印发《“安理智谷”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组织召开“安理智谷”市校共建领导小组会议和“安理智谷”项目决策委员会议,兑现2024年度“安理智谷”政策资金。上半年,大学科技园入孵企业新增15家,总数达85家。

三、重点工作任务

56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5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市发改委、市科技局

截至6月底,全市共有高技术企业123家,上半年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1%,较上年同期提高13.5个百分点。

80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和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政产学研金服用”贯通融合。

市科技局

高质量开展“双创之星”、“科技副总”评审工作。向省科技厅报送顶尖孵化器建设需求2项,揭榜生命科学领域顶尖孵化器1项,答辩成绩居全省第2位。向省科技厅报送省联合共建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需求6个,获准编制指南2个。安徽大学寿县技术转移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安徽(新桥)分中心、“工大智谷”淮南分中心科创服务平台签约落地。

81

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0%以上。

市科技局

据测算,2024年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约3亿元,可以完成既定增长任务。

83

建成投用深部煤炭安全开采与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支持煤炭无人化开采数智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

市科技局

深部煤炭安全开采与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用房已建成,煤炭无人化开采数智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正式启动,获国家“两重”建设项目支持资金4954万。安徽省先进煤基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节点验收考核完毕,获省资金支持600万元。

84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新增省级创新平台1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

市工信局、市科技局

1.上半年,唐兴装备T10系列顶管掘进机获评省首批重点产业链标志性产品,平安开诚2025年制造业“揭榜挂帅”招才引智专项项目支持,推荐坤泰、能启、国晟6家企业申报2025省级技术中心。电子8所在工信部科技司组织的2024年安徽省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能力评价中被评为检验级(全省共8家)。2.实施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培育体系。全市第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申请入库达到581家,较去年同期增长44.5%。

85

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示范行动,支持“三首”产品推广应用。

市工信局、市科技局

特码斯派克工业技术(安徽)有限公司的GZCS3/900Y防爆柴油机管路抓举车、安徽精益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矿用物料远程气力输送系统成功获评2025年第一批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特码斯派克工业技术(安徽)有限公司的立井平台救援系统V1.0获评安徽省2025年第一批首版次软件。此外,我市4项产品进入省工信厅2025年首批次新材料名单。

90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产业产值分别增长80%以上、40%以上,新材料、绿色食品、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产业产值均增长10%以上

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科技局

1.新能源汽车产业:1-5月,纳入省统计监测库规上工业企业营收38.5亿元,同比增长29.8%;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9.5%,高于全省36.8个百分点。2.新能源产业:1-5月份,全市新能源产业总营收达28.9亿元,同比增长21.5%,其中制造业合计营收19.6亿元,增速31.5%,居全省第5位,先进光伏制造业营收18.5亿元,增速30.3%,增速居全省第3位;新型储能制造业营收1.1亿元,增速57.6%,增速居全省第5位。3.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半年预计实现产值74亿元,预计同比增长8.5%。

102

加快自主无人系统智能技术、专用人工智能系统等通用人工智能发展,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

市科技局

印发《淮南市“人工智能+”产业2025年工作方案》。上半年,全市人工智能项目入库省平台6个,投资额29.26亿元,同比增长116.74%,增幅居全省第2位。积极推进经开区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和亿德、九曜智能等企业建成投产。

122

推进华东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淮南分中心建设,深化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合作。

市卫生健康委、市科技局

市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市卫健委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市中医院由上海曙光医院托管运营。6月底,上海曙光医院淮南医院完成搬迁并运营。市一院与上海瑞金医院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正在筹备《华东理工大学淮南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合作共建实施协议》签约工作。

 

    正在更新中...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